常规志愿填报和征求志愿是两种不同的志愿填报方式,各自有其特点和适用情况。
常规志愿是在高考提前批及本科批一阶段、本科批二阶段、专科批一阶段一志愿,以及部分专科批二志愿,考生需要按照学校填报的志愿和批次进行填报。常规志愿主要是为了解决那些招生中生源不足的学校,或者为了解决相对较差的生源而设置的。
征求志愿是在每批次第一轮投档录取结束后,常常会公开征求志愿投档资格线,在资格线上不能被录取的考生可以参加征求志愿。相较于常规志愿,征求志愿的院校和专业更加有限,但供考生选择的专业可能更加热门。此外,征求志愿的录取结果也是可以查询的。
总的来说,常规志愿填报和征求志愿都是高考志愿的一部分,考生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填报时,考生应考虑自己的成绩、兴趣、专业方向以及录取分数线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志愿填报。
常规志愿填报:
1. 投档比例方面:有些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公布了投档比例,一般为1:1.05或1:1.2等。因此,考生在填报常规志愿时就要考虑到这一点,相应减少填报数量,增大录取机会。
2. 填报技巧方面:考生应按照自身分数情况适度考虑,如果分数较高,可以参考往年录取数据,选择心仪的专业进行冲高,但要服从专业调剂。如果分数一般,则要选择往年录取平均分与自己分数相近的大学和专业。
征求志愿:
1. 填报时间方面:征求志愿的填报时间较常规志愿更短,只有一天的时间,因此需要考生和家长抓紧时间,认真考虑。
2. 填报数量方面:有些省份在征求志愿阶段会扩大参与招生的大学范围,考生可以填报更多的大学和专业。
3. 填报技巧方面:由于参与征求志愿的考生数量可能较少,有些高校可能会有额外的招生计划。因此,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情况适度考虑,同时也要服从专业调剂。
总的来说,无论是常规志愿还是征求志愿,都需要考生和家长认真考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填报。同时也要关注招生政策和录取结果,确保自己的志愿能够顺利被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