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批志愿填报表可能因地区和学校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基本信息:
1. 考生姓名、身份证号、报名序号等。
2. 招生类别和批次。
3. 填报的学校和专业。需要填写每个学校的代码、校名、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等信息。同时,还需要注意是否服从调剂选项。
4. 家庭信息。需要填写家庭地址、户口所在地、是否农村学生等。
5. 其他信息,如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身体健康状况检查结论、外语语种能力、体育测试成绩等。
在填写志愿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认真阅读招生章程、招生政策及有关学校招生章程,特别是招生计划和招生要求。
2. 填报前应认真查看省招办公布的志愿设置和投档原则。
3. 填报前应认真学习平行志愿的有关政策及投档原则,熟悉志愿表结构与填报方法。
4. 合理搭配平行志愿,在选择填报学校时,应考虑各校的专业录取情况及自身高考成绩与填报专业的要求的匹配度。
5. 考生须亲自填报,在规定时间内上网录入个人信息并查看信息维护,否则后果自负。
6. 考生务必认真检查已录入的个人信息的准确性,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网上志愿确认。
7. 志愿确认后不能更改,逾期不补报。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填报方式可能会因地区和学校而异,建议咨询当地招生办或学校老师以获取详细信息。
常规批志愿填报表最新的变化包括:
1. 实行分段填报志愿:以往是第一阶段填报一本的志愿,第二阶段填报二本志愿,现在则是分两个阶段填报所有批次志愿,增加了一次机会。
2. 填报方式:采用“专业(类)+学校”的平行志愿模式,这是一种新的模式,有利于考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在专业配置方面,增加了更多的选择性,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 投档原则:以考生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投档,不再设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填报时还需要参考省考试院发布的指南、要求等。如需更多信息,可以联系省考试院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