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的步骤如下:
1. 确定高考排名(位次)及区排名(位次)。
2. 关注招生计划。
3. 确定高考/单考科目及成绩,并评估成绩的稳定性。
4. 查询目标高校,了解招生计划、招生政策、录取规则等信息。
5. 综合分析高校、专业及就业等各方面情况,确定目标专业或院校。
6. 根据目标专业或院校,查询目标城市有哪些目标高校及专业招生。
7.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最终志愿填报方案。
在填报志愿时,要重点关注目标专业或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录取规则、招生政策、招生计划等细节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最终确定最合适的志愿填报方案。
希望以上信息对回答您的问题有帮助。
高考填志愿的最新变化包括:
1. 合并平行志愿填报的批次,比如广东合并了本科一批、二批的填报批次,增加了一次征集志愿的机会,平行志愿的学校也由原来的10个降为8个。
2. 征集志愿的投档线水涨船高,因为填报征集志愿的生源非常充足,导致很多院校的征集志愿分数线比之前增长了约3~10分。
3. 征集志愿填报系统升级为平行志愿,可以同时填报多个志愿,大大提高了填报机会。
4. 高考录取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平稳有序进行,考生需要做好个人防护。
5. 考生需要提前规划志愿填报,掌握最新招生政策,参加网上志愿填报模拟演练,这些都对考生填好高考志愿起到积极作用。
总的来说,高考填志愿的最新变化增加了填报志愿的难度,但同时也增加了填报的机会,考生需要提前了解招生政策,掌握相关信息,做好志愿填报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