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在2022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位居第885名,在双非大学中排名非常靠前,是一所相对不错的大学。
不过请注意,排名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和评价标准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同时,排名参考应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包括专业需求、职业规划、地域偏好等。
青海师范大学学校基础条件良好。校园占地面积3.0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997万元,图书馆藏书287.7万册。学校拥有多功能运动场、学生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学生公寓等配套设施,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青海师范大学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校园网络系统,实现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信息化。学校还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66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教授、副教授29人。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青海师范大学学校基础条件良好,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设施、师资力量和校园文化环境。学校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注重教育教学改革,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青海师范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具有以下特色:
1. 学科特色:学校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提升水平,服务地方”的学科建设方针,大力推进高原学科建设,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2. 人才特色:学校坚持人才兴校战略,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实施“青蓝工程”“英才计划”等,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3. 科研特色:学校积极推进科研平台建设,不断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形成了以高原生态与环境、青藏高原民族与地方史地、现代技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藏学、地方文献等为重点的科研优势和鲜明特色。
此外,青海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同时,该校的民族学、生态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青海师范大学的特色。
总的来说,青海师范大学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并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同时,该校的师范专业也具有传统优势。